課堂搬進公園,看圭塘河修復之路
發布時間:
2021-04-20
來源:
如何讓沉寂的河道煥發生機,如何讓荒蕪的礦山重放綠意?長沙在生態修復方面做過哪些努力?18日,在2021年“世界地球日”即將到來之際,長沙規劃展示館組織開展第二十七期“城市+”公開課,將課堂搬到了圭塘河生態公園里,為市民帶來了一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驗之旅。
“圭塘河作為長沙的一條內河,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到現在,它的河道發生了明顯變化。由于人類活動的干預,之前彎曲的河道被人為鋪直了。在生態修復之前,這里的環境非常糟糕。而現在,大家通過漫游圭塘河生態公園,可以看到這里一步一景,處處鳥語花香。”當日,湖南師范大學地學博物館館長、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易立文,在“和+”共享圖書館為大家介紹了圭塘河生態修復情況,探討了生態環境領域的熱點話題,并分享了他近年來主要從事場地污染形成機制、礦山環境修復和礦床學研究工作的相關經驗。
在環羽燕湖參觀的過程中,不少小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,對如何珍愛地球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。據悉,圍繞長株潭“綠心”,“城市+”公開課還將陸續帶領市民走近“綠色城市”“人與自然”等關鍵詞,呼吁社會各界愛護生態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。
“城市+”公開課是長沙規劃展示館推出的公益品牌課堂,免費向市民公開。如果市民想到現場聆聽專家的傾情講述與精彩觀點,可通過關注“長沙規劃展示館”微信公眾號,進入“展館信息”內“展館活動”了解活動詳情。